优酷小说网提供阿溟文集无错版最新章节全文精品阅读
优酷小说网
优酷小说网 重生小说 官场小说 同人小说 侦探小说 经典名著 仙侠小说 伦理小说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幽默笑话 全本小说
小说排行榜 网游小说 热门小说 玄幻小说 竞技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军事小说 现代文学 穿越小说 灵异小说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好看的小说 爱上师娘 穿越倚天 苦难历程 我的母亲 蛮村荒唐 为爱而绿 十年孝母 绣衣云鬓 红杏墙外 幸福人生 乡村舂光 家庭记事
优酷小说网 > 诗歌散文 > 阿溟文集  作者:阿溟 书号:1623  时间:2013/12/26  字数:3054 
上一章   ‮红女做忆‬    下一章 ( → )
  说到女红,不外乎裁剪刺绣针黹。

  每样事都有历史,女红自然也无例外。以前没有制⾐厂,从皇帝到普通平民⾝上所穿的⾐物,皆由手工制,女红便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女红可以反映社风民情,甚而至于政治风云。比如宮廷的女红和民间女红就有区别,有些花纹图案只能皇家专用;富家的女红和贫家的女红也不同,林妹妹给宝哥哥绣的香囊儿,贫家的女儿大概是不会做的。

  但在过去,女孩子家不论贫富,不论美丑,不论懒勤,女红总是会一点的。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末,正值文⾰。待我懂点事,睁大眼睛看世界的时候,该砸的都砸烂了,能烧的都烧光了,就连人们⾐着服饰的⾊彩也被掠去,只剩下蓝灰⽩几种⾊调,谓之朴素美。好在老一辈的人活着,他们的记忆里还有美丽,手里还有技能。女红,这种女人特有的技能还没有失传。

  外婆的女红特好,能自己裁⾐做⾐,盘扣子,绣花。还能打片壳(鞋底的坯子),纳鞋底,直至做出漂亮的鞋。外婆的娘家比较富有,对女孩子的女红要求很严。有个现象,为生计忙碌的人不论在读书还是在技能上,家传的都比较少。富裕一些的人家就不一样了,外婆从小被严格要求,据说,为做好女红挨过不少打。到了出嫁的时候,她已经有了一手好女红,嫁⾐全由自己一手裁剪制。她的旗袍做得比较地道,拿手绝活是盘扣,在当地小有名气,姑娘妇眷找她学艺的不少。

  不过,我看到外婆最有特⾊的女红,是补⾐服。

  小的时候,家里不宽余,那年头,好像每个家庭都不宽余。我常穿姐姐或⺟亲穿过的旧⾐,觉得天经地义,没有感到丝毫委屈。记得我上初中时,还穿补丁子,是姐姐穿坏的旧料子改小的,庇股上打着两大块补丁,我穿着不觉得丢人。那时穿⾐的观念是“洗得⼲净,补得光生”学校的同学们,几乎都穿补丁⾐,他们的往往是棉布料,而我的是化纤料子,比他们的好呢。那年头因化纤布经穿、括,价格比棉布贵,小孩子家的呆意思:贵的一定是好的。⺟亲总是忙碌的,没有功夫拿针线,我们的破⾐服由外婆补。外婆有个包篼,里面装着各⾊布头,针头线脑。⾐服破了,扣子掉了,嚷嚷一句:外婆,我的⾐服破了。把⾐服给外婆,她会从那些布头中选出最接近本⾊的,一针一线地给我们补好。外婆的手极巧,如果恰好布头很接近本⾊,一般看不出打了补丁。

  女孩子对女红有种天生的好奇,我大约从8岁开始围着外婆的包篼转。刚开始时,是替外婆穿针。先把线头放嘴里咬断一小截,断处用手捻细,然后去穿那细小的针鼻子。外婆眼不好,常找不着针鼻子,我眼尖手活,很轻易就穿上了。在包篼跟前守着,手发庠,找一些碎布头,瞧一眼外婆的运针,胡钉上一下。后便是接布头,把一块块不同颜⾊的布头起来。接口处先是皱皱巴巴,⽇子长了,慢慢平顺了。

  至此,外婆始手把手教我针黹。

  先学钉扣子。现在钉个扣子很容易,初学的时候可真费劲,不是对不准扣眼,就是扎着手指。看着我将扎得流⾎的手指放进嘴里嘬,外婆说:笨哦,对个扣眼也对不了,扎自己的手指倒⿇利。教我稳着扣子,让它不能移位,用针对准扣眼扎过去。我试一试,果然灵验。想了一下,原来我的⽑病出在没有稳住扣子上,扣子不移位,针很顺利地就过去了。

  再学打补丁。先寻布头,制新⾐后,裁下来的边角余料,便是补⾐服的布头了,有时也在遗弃不穿的旧⾐服上取布头。布头的颜⾊要和⾐服本⾊接近,便是接近不了,也要在同一个⾊系。布头的大小和破洞的大小相适,把布的⽑边向里卷起庒住,挨边过去,直到布头的四个边都钉牢。我经常要补出“庇股”来(补丁打上去后,皱在一块,不平服),弄得外婆、⺟亲、姐姐一起笑我。原因也在手法上,在的过程中,手没有固牢布头,移位了。

  学校里有劳动课,也教针黹,女孩们比着做针线包。记得我的针线包是浅绿⾊的底子,用深绿的线扎边,再(没有讲究针法,只能叫)上自己的名字。还想装饰点什么,却是不能了。外婆瞥了一眼,说:三三,绣东西讲究针法,你这七八糟的针脚像个啥?真有点丢人。绣东西?针法?我庒不住好奇心,央外婆教我绣花。外婆疑我坐不住,不肯教,推说自己的眼不好,看不清针脚。后来⺟亲央她,才点了头。

  然后么,红红绿绿的各⾊丝线买了十几支,细纱⽩布也扯了几尺。

  绣花需样品照着绣。在民间,创作的绣品较少,一般是照着样品绣。至于样品的初创者是谁,却无法追溯。东北的花样儿可以流⼊四川,四川的又可能流到海南。便是家传的,往往也要上溯到外婆的外婆的外婆,或者更远。那年头,虽然流行“铁姑娘”但巷隅间能绣花的姑娘大嫂还有,样品很快借来了。不是当时流行的红太、红五星,在绿⾊的柳树下,一对花鸭子(那时不知道是鸳鸯)在游泳,还有几个⽔圈儿。外婆教我绣柳树。原来绣花很是机械死板,基本针法就两种,十字针和X字针,按着纱线数样品的针脚,数到某处有多少某颜⾊的某针法,照样抬过来,不能有半点走样。既要眼尖心细,还要耐心,结果柳树还没有长到一厘米⾼,我已经哈欠连天。于是绣花这事,我只能说不能做,谁若能绣出件象样的绣品,自然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十八、九岁时,姑娘们的女红是织⽑⾐。

  市面上有纯羊⽑线和化纤线买。记得我每月工资三十六元,纯羊⽑线十八元一斤,化纤线八、九元一斤。而那时的大米凭票卖一⽑八一斤,猪⾁大约六、七⽑一斤。编织算是一件奢侈事。用针可以织御寒品,如帽子、围巾、手套、袜子、⾐服、子等。针有两种:一是竹制品,一是不锈钢制品。我学编织时,用的是竹制品,自己制作。四川富产竹子,品种很多,做针的用是斑竹,这种竹子质硬且节长,做出的针没有节疤又不易弯曲。先把竹子剖成小细条,再把小细条修成圆柱体,用沙布打磨光滑,针便成了。

  编织⽑⾐是泊来品,老辈人多半不会,但书店有编织的书卖,女伴们也相互传经送宝。至于怎么织⽑⾐,⾜以开培训班传授。常用的是平针,把针起好后,一针从另一下面穿过去,在上面绕线,再把线带过来,就算织出了一针。针法很多,若是⾊彩配得恰当,仅用平针也能织出漂亮的⾐服。

  刚开始织⽑⾐时闹很多笑话,主要是不会分领窝、腋窝,织出的⾐服无法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别人拿着东西织时,我常去讨教,很快得到了真经,织出了象样的⽑⾐。逐渐地还能织出些花样,比如⿇花、心字花等等。谈恋爱时给男友织过一件⽑⾐,那时城镇的姑娘一般要给恋人织⽑⾐,农村里的姑娘则给情人纳袜垫子。到孩子出世时,所有的针织⾐物均是我一手织出。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家庭工作⽇趋社会化,女红渐渐退出了女的生活。

  家里没有破⾐服要补,孩子的⾐服没有穿旧,已经小了。要锁锁脚什么的,街边有纫摊子,一、两元钱就搞定了。绣花就甭提了,绣品差不多退出了⽇常生活,便是家里有一两件,也是工艺品。机织羊⽑衫很漂亮,大多数人买着穿。姑娘们也不用再织⽑⾐送恋人,定情的信物大约变成了‮机手‬一类的电子产品。偶尔还能在街边看到织⽑⾐的女,年龄多半在三十五岁以上,估计二十年以后,手织⽑⾐也将进⼊工艺品行业。

  裁剪刺绣针黹,能让人心静心细。在‮国中‬女几千年的发展史中,不仅仅満⾜了生活所需,也影响着女格。随着女红退出⽇常生活,‮国中‬女的温良贤淑会不会也随着女红一起成为生活的工艺品?  wWW.uKuXs.cC 
上一章   阿溟文集   下一章 ( → )
阿溟文集无错版是阿溟的最新小说,优酷小说网提供阿溟文集无错版最新章节全文精品阅读,更多精彩尽在优酷小说网,优酷小说网是广大完整无缺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