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小说网提供bobo102003文集无错版最新章节全文精品阅读 |
![]() |
|
优酷小说网 > 诗歌散文 > bobo102003文集 作者:bobo102003 | 书号:24880 时间:2019/1/20 字数:2522 |
上一章 语论统系 下一章 ( → ) | |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行则是义,但是人们不仅仅是为了仁义而活着的,人活着必须要追求一定的利益。怎么处理仁义与利益的关系,这是摆在孔子面前的难题,国中自古以来对于义利就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要么如孟子一样偏重了义,要么如杨朱一样偏重了利。其实孔子本人并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的答案,但是纵观论语,我们可以得出“义利兼得”这样的结论。 孔子很少单独谈及利,是因为利在仁义之后,获得了仁义的名声,利也随之而来。孔子反对急功近利,谋而后动,立⾜长远是孔子所一贯倡导的。天下熙嚷,为利来往,人们生存于世总要追求物质的或精神的利益。恰当地处理好义利关系,不偏不倚,中道而行之,即得义也得利,可以名利双收,这就是义利兼得。 义利兼得可以说是双赢理念的最早发源,义是对他人的,是对他人仁德的行为,利则是对自己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回报。这一点在第一章仁者无敌中也提过,如对人时做到“恭、宽、信、敏、惠”那么对方得到尊重、谅解、信任、方便、实惠,自己则能得到“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以使人”这样的效果,也就是不会受到侮辱、民众支持、被人信任重用、被人依赖和提拔、使唤他人也可以使对方发自內心地认同。如果从政时做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种情况获利更是大巨,政策措施德被苍生,所有人都能从你的政策中获利,那么民众的回报就是对你如众星捧月一般。古今当官讲究将名标青史,万古留芳,这留下的名就是最大的利了。当然,这种留芳千古的人其后代也能跟着受益,典型的就是孔子和孟子了。 为不偏不倚地处理好义利关系,孔子提出了二种理念。 一是处理义利关系的心 ![]() ![]() ![]() ![]() ![]() ![]() 孔子时代阶级分化、贫富悬殊,面对社会差别,知识分子们已经总结出了大众“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心理。所以孔子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绝对平均的平均主义并不可取,但是它是人们面对社会差别时的一种自发的心态,是不易消除的。怨并不能改变贫的现状,骄只会 ![]() ![]()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修养心 ![]() ![]() ![]() ![]() ![]() 处理义利关系的心 ![]() ![]() 二是在人际关系中提倡双赢,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成功基础上。当前而言,利并不单纯是物质利益,名声、名望、⾝份、地位、财富等都是可能得到的利。只不过得到这些利容易,保持住却难。孔子找到了一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方法,可以名利双收,即“先义后利,义然后取”这样就能得到“人不厌其取”的效果。《论语·雍也》中记载,孔子说“夫仁者,己 ![]() ![]() ![]() 在双赢理念的前提下,依据“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方法,如果自己想要取得某方面的成就就要想办法让朋友也取得相应的成就,这是“己 ![]() ![]() ![]() ![]() 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对待持不同意见、政见的人也不应采用极端的方法。“ ![]() |
上一章 bobo102003文集 下一章 ( → ) |
bobo102003文集无错版是bobo102003的最新小说,优酷小说网提供bobo102003文集无错版最新章节全文精品阅读,更多精彩尽在优酷小说网,优酷小说网是广大完整无缺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