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小说网提供大汉帝国风云录无错版最新章节全文精品阅读 |
![]() |
|
优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作者:猛子 | 书号:23618 时间:2018/7/15 字数:33081 |
上一章 节十二第-节六十第 下一章 ( → ) | |
第二卷![]() 曹 ![]() 现在袁绍对自己非常不満,甚至可能心怀怨恨之意,起因就是因为自己失信于袁绍,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杀了张邈。 当初曹 ![]() ![]() ![]() ![]() 袁绍信以为真,果然一口答应了。他和曹 ![]() 曹 ![]() ![]() ![]() ![]() ![]() ![]() 但曹 ![]() ![]() ![]() ⽑玠和陈宮不同意曹 ![]() ![]() 曹 ![]() ![]() ![]() 荀彧说话了“如果兖州现在是完整的,大人能否得到兖州?” 曹 ![]() 荀彧笑道:“那大人还犹豫什么?等到袁绍占据了洛 ![]() ⽑玠也劝道“如果李弘稳定了冀州,袁绍稳定了关东,大人就没有选择余地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汉轰然塌倒。” 曹 ![]() ⽑阶、陈宮随即急赴昌邑,劝说兖州府的其它从事掾属拥戴曹 ![]() 同时曹 ![]() ![]() ![]() 曹 ![]() 张邈也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自领兖州牧,但兖州的现状让他非常犹豫。⻩巾军势力太大,依靠兖州各郡的力量,短时间很难平定。袁绍最近被李弘赶出了冀州自⾝难保,袁术、袁谭叔侄又打得不亦乐乎,朱俊、徐荣在关西场战上,没人可以帮自己,兖州看样子保不住了。想来想去,他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扬州。如果自己能占据扬州,不但可以避免中原各势力之间的大战,保存实力,还可以利用扬州充⾜的粮食来有效牵制和打击中原各方势力。 这时曹 ![]() ![]() 张邈大怒,痛骂袁绍,对曹 ![]() ![]() ![]() 张邈拒绝了,说这个兖州牧还是你来⼲吧。他也不隐瞒曹 ![]() ![]() 目前我们还不能肯定董卓被杀的消息是真的,但假如这个消息是真的,我们可以率先响应天子和朝廷,给天子和朝廷以強有力的支持。如果此时袁绍还执 ![]() ![]() ![]() 至于李弘,如果他愿意放弃兵权去戍守边疆,那是本朝的幸事,天下可以自此定安下来。但假如他不愿意,那这仗还有的打。不过他只有北疆和冀州两地,叛 ![]() 曹 ![]() 张邈 ![]() 在陈留太守张邈和济北相鲍信的鼎力支持下,再加上兖州府从事刘翊、⽑玠、陈宮、戏志才、王必等人的大力帮助,曹 ![]() 任城相郑遂、济 ![]() ![]() ![]() 曹 ![]() 不幸的是,曹 ![]() ![]() ![]() 曹 ![]() ![]() 袁绍和曹 ![]() ![]() ![]() 恰好这时扬州来信,九江太守陈温在历 ![]() 袁绍大喜,于是回书曹 ![]() ![]() 曹 ![]() 荀彧、任峻、刘翊、⽑玠、陈宮、戏志才等人围在一起商议,众人认为袁绍派军支援的可能不大。袁绍刚刚占据洛 ![]() ![]() 说来说去,还是要靠自己击败⻩巾军。就在众人无计可施的时候,东平国的寿张县令程昱到了。 程昱四十多岁,⾝材⾼大,长脸美髯,相貌堂堂。他是兖州东郡东阿人,兖州名士。过去刘岱屡次征辟,甚至以骑都尉一职授之,但程昱不为所动,坚不从辟。曹 ![]() ![]() ![]() ![]() ![]() 程昱急告曹 ![]() ![]() ![]() 曹 ![]() 七月下,徐和率三万⻩巾军,二十多万流民开始攻打东平国的寿张城。 当曹 ![]() ![]() 双方⾎战。⻩巾军来得非常突然,兖州军虽然有准备,但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双方将士立即陷⼊混战,以命搏命,战斗非常惨烈。 济北相鲍信于 ![]() 青州⻩巾军首领徐和在 ![]() ![]() ![]() ⻩巾军主帅阵亡,士气锐减,随即溃败。 这一仗,兖州军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杀死了⻩巾军首领徐和,几乎全歼了三万⻩巾军士卒,算是一场大捷。几万无辜的流民惨死于这场 ![]() 曹 ![]() 司马俱、孙观得到消息,急速回援。当天晚上,十万大军,几十万流民宿营于大野泽。 曹 ![]() ![]() 寿张大战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兖州形势。 第二卷 ![]() 大汉国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八月。 八月上,洛 ![]() 曹 ![]() ![]() 山 ![]() ![]() ![]()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曹 ![]() ![]() ![]() ![]() ![]() ![]() ![]() 袁绍召集僚属商议,是否出兵兖州。 许攸出言阻止。曹 ![]() ![]() “曹 ![]() ⻩巾军此次虽败,但实力犹在。司马俱、管承、吴霸、孙观等⻩巾大军都在泰山一带盘驻,兖州的泰山郡、济北国、东平国和东郡的东部郡县现在也还在⻩巾军的控制范围內。曹 ![]() ![]() ![]() ![]() 我们刚刚进驻洛 ![]() ![]() “子远言之有理。”郭图随后说道“听说长安朝廷已经任命金尚为兖州刺史,此人目前正在冀州。假如曹 ![]() ![]() “这是肯定的。”逢纪笑道“这头豹子岂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不过,对于曹 ![]() ![]() ![]() ![]() ![]() 陈琳、耿苞都表示了相同的意思。 袁绍把目光投向荀谌。荀谌摇头摇,不说话,他为了避嫌,不发意见了。 荀彧当初执意要随曹 ![]() ![]() ![]() ![]() 荀谌十分不解“兄长难道认为当今天下,能中兴社稷者只有曹 ![]() ![]() “袁绍野心太大,嘴里说要中兴社稷,但其实 ![]() 兄弟两人为此大吵了一架。此事不仅仅关系到两人的 ![]() 兄弟两人吵架的结果是荀彧这个老大吵赢了。老大就是老大,在家族中有权威,不服不行。 荀谌跟着袁绍到了洛 ![]() 袁绍当然也知道荀彧离开自己的原因,说到底就是双方政见不同,无法在一起共事,道不相同不相为谋,但他因此对曹 ![]() 袁阀和荀阀是世代故 ![]() 袁绍看看沮授、田丰和审配三人。这三人围坐在案几旁边,正指着案几上的地图小声讨论着。 沮授看到袁绍询问的目光,笑着站起来说道:“兖州的事,应该把它放到天下大势中去做具体商讨,这样解决之策也就出来了。” 自初平元年形成的董卓、李弘、袁术和大人四股势力已经逐渐演变为群雄纷争之局,今⽇天下已经大 ![]() 董卓的势力现在被西凉韩遂、马腾的叛军和关中的李傕、郭汜等董卓旧部所取代。董卓于今年四月被诛杀,其势力灰飞烟灭,但由于各种原因,天子依旧被西凉叛逆所挟持。但西凉叛逆后有韩遂、马腾之忧,前有北疆和我们的威胁,只能据守关中,勉強自保。 河北之地现在有李弘和刘虞、公孙瓒的两股势力。李弘虽然于近期基本上占据了冀州,但由于幽州刘虞和公孙瓒先后与其反目,再加上冀州的流民之灾,李弘要想彻底稳住河北之地,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袁术从一开始就被大人捆住了手脚。刘表成功占据荆州后,后方失守,袁术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机会。随着北疆军占据洛 ![]() 大人本来拥有天下最大的势力,拥有迅速稳定社稷的实力,但因为青州⻩巾军和黑山⻩巾军的雄起,给了大人毁灭 ![]() ![]() ![]() ![]() 大人看看今⽇荆州的刘表○州的曹 ![]() ![]() ![]() ![]() 沮授俯⾝拿起案几上的地图,⾼⾼举起“大人要中兴大汉,稳定社稷,那么,面对今⽇的 ![]() 沮授指着地图说道:“⻩巾军是叛逆,韩遂、马腾是叛逆,挟持天子的董卓旧部是叛逆,这些人十恶不赦,务必诛杀。” 接着沮授在地图中间重重地划了一条线“李弘是我们的敌人。” “大家可以看看李弘今⽇的官职,大司马、大将军,参隶尚书事。也就是说,天子也罢,朝廷也罢,都是他李弘一个人说了算,试问他如此攫取权柄,和董卓有什么区别?李弘攫取权柄之后要⼲什么?督领六州四郡之军政,出兵讨伐叛逆。这个叛逆是谁?是我们。可怜我们为了大汉呕心沥⾎,浴⾎奋战,最后的结局竟然和那些⻩巾蚁贼一样,成了大汉叛逆。” “李弘这个官是怎么来的?是他用军队打来的,抢来的。他的军队已经打到霸⽔了,距离长安只有六十里,但当他的目的达到后,他立即背信弃义,不再勤王,而是匆匆撤军关西。他不是勤王,而是要篡夺大汉的江山。等他占据了大汉半壁江山之后,等他把我们击败之后,这天下还有谁能阻止他篡夺社稷?” “李弘一直告诉天下人,他尊奉当今天子,遵从当今天子和长安朝廷的旨意,现在我们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原来他要借着‘忠义’之名,行篡立之实。他要在富丽堂皇的门面下,⾎腥杀戮,涂炭生灵,祸害社稷,灭绝国祚。李弘对大汉的危害,尤甚于董卓,此人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大汉的敌人,是天下人的敌人。” 沮授放下地图,神⾊凝重地挥手说道:“我们兵微将寡,实力微弱,不是李弘的对手。所以我们必须要和朋友结盟,要和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结盟,要和李弘的敌人结盟,要和可能成为李弘敌人的敌人结盟。总之,我们要利用一切力量,用尽一切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內击杀李弘。” 众人顿悟,兖州的事如何处理,不言自明。 大堂上的议论立即热烈起来。 但这时,沮授却突然提出了一个让众人瞠目结⾆的策略“ ![]() 袁绍神情惊愣,呆坐无语。众人神态各异,一言不发。 田丰缓缓站起来,躬⾝对袁绍说道:“大人,如果我们再不及时改变策略,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张邈、曹 ![]() “‘大义’是以实力为后盾的,没有实力,我们的‘大义’就没有号召力。张邈、曹 ![]() “大人,天下的形势已经变了。”审配也站起来说道“董卓一死,牵制李弘的力量突然消失,李弘一家独大,傲视群雄,无人可以抗衡。大人请仔细想想,当今天下已经演变成为我们和李弘之间的对决,如果我们不能集结所有的力量,败亡是迟早的事。” “大人如果尊奉当今天子,形势必将大为改观,我们可以集中天下所有力量,甚至天子的力量来对抗李弘。消灭了李弘,这天下就是我们的天下。至于天子,还是那句话,只要是皇室后裔,谁都可以继承大统。只不过,大人稍稍迂回了一下,走了一点弯路而已。” “虽然走了一点弯路,但大人強大了实力,消灭了李弘,中兴了社稷。”田丰大声说道“为天下计,大人应立下决断。” 第二卷 ![]() 袁绍没有立下决断。 拿下关东,占据洛 ![]() 去年,李弘、朱俊、袁绍、袁术、孙坚等人联手攻占关东后,朱俊带领各级官吏在关东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 ![]() 朱俊通过各种办法,让逃亡到邻近州郡的关东百姓尽快返回故土,同时,他把大量无主土地收归府衙,然后 ![]() ![]() 不过,一直以来,有个严重困扰朱俊的难题,那就是洛 ![]() 袁绍当然知道这些典籍的重要 ![]() ![]() 要赶走袁术,就要找个让人信服的理由,不能再让袁阀的势力互相残杀了。最好的理由就是袁术不顾家仇国恨,不但尊奉当今天子,还曾和董卓眉来眼去,无聇之极。 袁绍背着手,在大堂上走来走去。他要想清楚了,不能轻易下决断,以免功亏一篑。 这里是袁府,是自己原来在京城的家,虽然不大,但让他感觉很温馨,很踏实。叔⽗袁隗和生⽗袁逢的府邸比这里都要大,都要豪华,但袁绍不愿意搬过去。住在那两处府邸里,容易让他想起死去的亲人,容易让他失去理智和冷静的判断力。 “让袁微立即到豫州出任刺史一职。”袁绍缓缓说道“本来我打算让他出任陈国相,但考虑到袁术有东迁豫州之意,还是让他主掌豫州吧。我倒要看看袁术还有什么话说。这陈国相暂时让⾼⼲带领。陈国相许玚被击败后杀自⾝亡,其从弟许靖又逃亡扬州,许氏一脉已走向⽇渐衰落,我看就不要赶尽杀绝了,以免让人说我袁家心狠手辣。” 众人一听,立刻明⽩了袁绍的意思。他还是想尽快 ![]() “那原豫州刺史孙贲如何处置?”许攸问道。 “孙贲?孙贲是谁任命的豫州刺史?是董卓还是李弘?我不杀他,已经给⾜了孙坚面子。他是吴郡人,让他带着人回扬州去。” “袁术要是不答应或者…”辛评迟疑道“这个时候如果打起来了,对我们不好。我看,还是让孙贲暂时代领颖川太守,这样可以缓和一下双方的矛盾,毕竟颖川现在还在袁术手上。” “他敢打吗?”袁绍不屑地冷笑道“我让袁微领豫州刺史,袁谭领颖川太守,就是要 ![]() 袁绍指指陈琳“孔璋,急书景升兄(刘表),请他出兵南 ![]() ![]() ![]() “大人有意让景升兄独领荆州?”郭图担忧地说道“这个…如果将来…张邈的教训…” “荆州的兵马一旦进⼊南 ![]() ![]() ![]() ![]() “袁术对景升兄恨之⼊骨,他怎么可能会把南 ![]() ![]() “让袁术进⼊兖州?”郭图眉⽑一挑,欣喜地说道“大人这个办法倒是不错,既能把兖州部分州郡控制到我们手上,又能打击和牵制曹 ![]() “就怕袁术咽不下这口气啊。”逢纪叹道“袁公路嗜赌如命,赌徒的 ![]() 袁绍点点头,不屑地笑道:“正因为袁术是个赌徒,所以他才不会拼命。在他眼里只有两样东西最宝贵,钱财和 ![]() ![]() 接着袁绍还说了一个袁术一定会离开南 ![]() ![]() ![]() ![]() ![]() 逢纪蓦然明⽩了袁绍的心思“大人,你是不是等到袁术把兖州搞得 ![]() ![]() 袁绍手捻短须,笑而不语。 沮授、田丰等人忧心忡忡。 袁绍执意要挑起战火, ![]() ![]() ![]() 如果各方势力相差无几,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迟早都要互相攻伐。比如袁术就是一个例子。袁术如果把伤口养好,势必要再掀波澜。各方势力互相征伐,最⾼兴的就是李弘了。李弘独居于河北之地,不但得到了发展的时间和机会,还能趁势各个击破,横扫天下。 ![]() ![]()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没有实力,就是把嘴⽪子说破了,把心掏出来,也没有人相信袁绍易弦改辙是真的。相反,此时袁绍突然改变主张,反而会让人觉得袁绍是个朝三暮四的小人,是因为受到各方势力的夹攻,实力不济,无奈之下的变通之举,是想暂时平息战火以便迅速发展自己。既然你袁绍不行了,没有实力了,我还听你的⼲什么?仅此一下,可能就把袁绍占据关东取得的优势彻底葬送。 也许袁绍也同意利用大义集结所有力量击败李弘的策略,只不过,他认为 ![]() 山 ![]() ![]() ![]() 田丰紧锁双眉,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如果李弘此刻南下,我们如何应对?任由李弘占据兖州?” 袁绍神⾊凝重,反问道:“你看李弘有几成南下的可能?” “这取决于三件事。”田丰说道“一是公孙瓒何时败回幽州?如果刘虞率军支援公孙瓒,李弘的处境就非常尴尬,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二是青州⻩巾军何时展开反攻?如果司马俱、管承在近期再度攻击兖州中部郡县,曹 ![]() ![]() 袁绍低着头,在大堂上又转了起来。众人各自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 良久,袁绍站在大堂央中,连续下了几道命令。 书告各州郡大吏,详细解说长安二次兵变的始末。天子之所以被再度挟持,司徒王允大人等朝中大臣之所以被叛军杀害,都是因为李弘早有篡逆之意。这一切,其实都是李弘蓄意而为之。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篡夺大汉社稷。李弘是继董卓之后,本朝最大的逆贼,人人得而诛之。 遣派多名武技⾼超之士,携带密信,⽇夜兼程往幽州而去。一封信给太傅刘虞大人,详告李弘篡逆之事实,恳求他发兵讨伐。一封信给公孙瓒,详告他关东之事,愿意和他和解,南北共击李弘。 派人秘密由武关进⼊关中,联系潜伏在关中的诸多门生故吏,告诉他们自己有西上勤王之意,请他们在适当时候发动兵变,以策应自己攻打关中。 急书兖州曹 ![]() ![]() 另外,袁绍还请兖州各郡大吏联名书信于李弘,拒绝承认长安朝廷派到兖州的刺史金尚,并恳请李弘从大局出发,不要护送金尚⼊境,以免双方发生冲突,致使⻩巾军趁机反攻,让兖州百姓陷⼊更加深重的苦难。 命令河內张扬,整顿兵马,立即攻击黑山⻩巾军残部,把黑山⻩巾军向并州上 ![]() 这些命令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天下人都知道李弘正在 ![]() 袁绍还亲自给李弘写了一份书信。首先恭喜大人被拜升为大司马、大将军,参隶尚书事执掌国事,其次是感谢大人在攻陷邺城后,没有 ![]() ** 冀州,邯郸,大将军行辕。 大将军在冀州各郡強行实施土地清理之策,数百户冀州门阀世族富豪被牵扯其中,大约有一半门阀富豪因为抗命被抓,还有一半因为无法立即缴齐拖欠田赋被抓,只有几十户门阀富豪因为家财丰厚,这几年又没有遭到战火的洗劫,勉強度过了难关。 冀州随即掀起了轩然大波。 河间国、渤海郡两地的门阀富豪全部被抓。原因很简单,他们刚刚被公孙瓒洗劫一空,接着又遇到了这场风暴,算是倒霉透顶。这些人联名上书,并派了代表前来向大将军求情“大将军,你总要给我们一条活路吧。现在就算你把我们杀了,我们也还不起那么多田赋啊。” 李弘丝毫不留情面。“按律,你们欺瞒府衙,偷漏田赋,应该诛杀九族。不杀你们,我已经很给面子了。缴不起田赋,拿土地来抵。” 门阀富豪们逃又逃不掉,缴又缴不起,叫他们拿土地抵债,他们又舍不得。这些人想请托张温、崔烈等诸多大臣给他们求情,但张温等人躲在行辕內,不敢露头。 ![]() 随着青州军在兖州寿张大败,冀州 ![]() 李弘急了,立即下令,強行没收土地。敢阻挠者,以谋反罪论处,诛杀全家。 最倒霉的还是河间国和渤海郡的门阀富豪。 杨凤接到李弘军令,当天就杀了十二户富豪。李弘在军令中特意 ![]() 此事在冀州引起了恐慌。渤海郡的几个大门阀都养有门客和庄丁,这些人担心自己主人被杀,随即组织起来劫牢。 杨凤这下火了,一口气把关在牢狱內的十四户门阀富豪一起砍了,连同他们的家眷,五百多人,杀了个一⼲二净。杨凤犹不解气,命令李尧、杨震带着亲卫骑,直接冲到河间国的乐成,把关在牢內的河间国十七户门阀富豪也杀了。冀州一时间⾎雨腥风。 李弘和众大臣闻讯,大惊失⾊,急忙命令杨凤停止杀戮,但这十万火急的军令送到乐成时,被杀的人都已被埋到 ![]() 冀州的门阀富豪怨声载道,怒不可遏。邯郸行辕內的大臣们也愤怒了。这些⻩巾出⾝的将领就是贼,一千多条人命象草芥一样被他们转眼杀了个⼲净,这样不听军令,无法无天,如何得了? 杨凤这⾎腥一杀,却有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几乎是在十天之內,所有被关押的门阀富豪都把超额土地上缴府衙了,就连本来已经还清田赋的门阀富豪也不例外。不要了,这土地成了灭族的祸害,谁还敢要? 李弘心里乐滋滋的,但脸上却是杀气冲天。 杨凤、李尧、杨震和十二名军司马全部被罢去军职,遣送到河套屯田戍边。 就在这时,侍中荀攸携带天子圣旨,千里迢迢赶到邯郸。 天子同意长公主、大将军和诸多大臣的奏请,捐出河间国、魏郡、甘陵国等地的田产和宅院,以安置冀州流民。 天子再下一道圣旨,同意大将军奏请,准许大将军在冀州清查地地,凡田产超出大汉律规定的,一律抄没,拒不上缴的,诛族。 李弘看到这圣旨有些哭笑不得。长安朝廷的人狠啊,竟然想出这种法子害自己。我把冀州门阀富豪杀了,我还能在冀州立⾜吗?不过现在无所谓了,杨凤已经把冀州杀了个⾎流成河,长安朝廷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如今冀州的门阀富豪们对自己恨之⼊骨,谁要是想叛 ![]() 但这道圣旨也有个好处,它帮助李弘解决了一个难题。有了这道圣旨,杨凤和他的手下基本上也就无罪了,不用再到河套去屯田避祸了。李弘随即打算让杨凤带着他的一帮手下赶到河东,把颜良、张郃、⾼览、⾼顺等人调换到冀州场战。 荀攸又拿出了第三道圣旨,天子拜封长公主领案行使者之职,巡檄监察各州郡,并督导各州郡准时向朝廷上缴赋税。 李弘略显惊愣,旋即明⽩了长安朝廷的意图。 长安朝廷 ![]() ![]() 李弘⾼兴地笑了起来。长公主能留在冀州,正好替自己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老天有眼,先帝显灵啊。 第二卷 ![]() 冀州,邯郸,长公主行辕。 荀攸宣完圣旨后,立即去探视病重的卢植。 最近一段时间,卢植和诸位大吏忙于改制之策的商定,还频频约见冀州的门阀名士,以安抚和处理大将军在冀州清理土地时所引起的⾎腥风暴。他整天 ![]() 卢植看到荀攸,非常惊喜“公达,你还活着?我以为…” “大人是不是以为我死了?”荀攸笑道“我在郿坞的牢房里吃得香,睡得好,怎么会死?” 荀攸在郿坞的大牢里待了两年。吕布攻克郿坞后,他被救了出来。董卓伏诛不久,他被杨彪征辟为太尉府侍御史。仅仅过了一个多月,长安又爆发了第二次兵变。这次长安朝廷中的许多大臣都死了,朝廷严重缺人,他随即被拜为侍中。 荀攸把长安两次兵变的经过,详细述说了一遍,最后撕开袍服,从⾐服夹层里拿出了一份密信“这是皇甫嵩、杨彪、淳于嘉和朱俊四位大人联名写的一份密信。“请文明用语”夜兼程赶到邯郸,就是为了把这份密信亲手送给诸位大人。” 这份信是由皇甫嵩书写的,四位大人都在上面盖了自己的印信。现在长安朝廷由这四位大臣共同主持国事,也就是说,这封信其实代表了长安朝廷的全部意见。 目前李傕等西凉叛将紧握兵权,而韩遂、马腾从稳定和发展西凉出发,与李傕等人的结盟非常牢固。短期內想发动第三次兵变,困难非常大。皇甫嵩认为,既然无法迅速裂分叛军內部,解救天子,那么,等一等也无妨。 从这三年多的风风雨雨来看,即使现在勤王成功,把天子救出来了,也无法迅速振兴社稷。一是因为袁绍已经占据关东,他倚仗周边几个富裕郡县的支持,实力会得到迅猛增长。他打算如何振兴社稷,将直接关系到大汉的命运。二是我们至今还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改制之策。不改制,不修订国策,汉祚终究难以延续。 袁绍实力的增长,导致我们振兴社稷的难度大大增加。如果他在洛 ![]() 在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我们唯一的选择和依靠就是李弘了。 要依靠李弘的武力拯救社稷,有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急需解决。一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迅速增加河北的实力。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河北各地实施新政。如果我们所制定的一系列改制措施不能让河北強大起来,那我们这个改制就失败了,将来也无法振兴社稷。 任何新政的实施和推广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尤其是来自于我们內部的阻力,所以我们要想让改制之策得以顺利实施,最关键的就是要取得李弘和北疆众多武人的支持。仅有一个李弘支持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得到代表各种势力的北疆众多武人的支持。这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第二个问题。要想拯救社稷就需要武人征战天下,就需要让这些武人走上朝堂,和我们齐心同力,和我们共掌权柄。 司徒王允大人发动的第一次长安兵变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原因很简单,他不相信我,也不相信李弘。他担心我招抚了西凉诸将后夺走了他的权柄,他更担心李弘进⼊关中后象董卓一样挟持天子和朝廷。司徒大人和众多朝中大臣固执地认为士人就应该主掌权柄,武人就应核是他们手中的一把刀,为他们征战天下。这种可笑而愚蠢的的观点最终把他们送上了死亡之路。天下已经变了,他们竟然还这样短视,还不能迅速做出策略上的调整,还依旧抱着陈腐的观念治理天下,这天下岂能不亡? 董卓失败的原因和王允一模一样。 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董卓真的很可怜,很可悲。他是一个武人,但他和士人一样,固执地认为武人就是士人手中的刀,他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葬送了自己。他进洛 ![]() 我们可以想一想,假如⾼祖皇帝、光武皇帝当年都把武人完全排斥在朝堂之外,严噤武人染指权柄,他们能打下江山,能中兴大汉吗? 我们可以再想一想,假如董卓主政的时候,朝堂上有许多武人和士人一起共理国事,董卓还会那么倚重和迁就士人吗?董卓会实施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亡国之策吗?董卓会把社稷摧毁成今天这个样子? 我们还可以想一想,假如司徒王允大人愿意和武人共理国事,愿意让我、李弘、甚至李傕等西凉诸将走上朝堂,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稳定和振兴社稷而努力,今天大汉的形势会变得这样险恶吗? 武人必须要走进朝堂,必须要和士人共掌权柄,这是目前拯救社稷的唯一办法。 你们也许和王允大人,还有朝中众多大臣的想法一样,认为李弘将来会和董卓一样,骄恣枉法,危害社稷,甚至走上篡立之路。但你们想过没有,本朝⾼皇帝、孝文、孝景、孝武皇帝时期,朝堂上都是由武人和士人主掌权柄,很多时候甚至由武人出⾝的重臣主掌国事,辅佐幼帝。试问,有几个武人曾经 ![]() 武人最优秀的品质就是忠诫,武人的忠诚是用⾎和泪锻造出来的,是这世上最牢固最值得信任的忠试。如果你们不相信李弘的忠诫,不相信他对大汉的忠诚,不愿意和他齐心协力,那你们还拯救什么社稷?人与人之间,连最起码的信任和忠诚都没有,连最起码的做人品质都没有,那这个大汉还有什么值得拯救的? 振兴社稷需要改制,改制需要武人的支持,需要武人的支持就要给予武人应有的尊严和权柄。否则,失去的不仅仅是武人的支持,而是大汉社稷。如果大汉社稷倾覆了,士人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哪里还有权柄可握? 皇甫嵩随即说到了第三个问题。如果诸位大人认可我的说法,重新审视武人在朝堂上的地位,重新修正既定的振兴之策,那么,我将和长安朝廷中的大臣们努力维持关中的稳定,维持我们之间的默契,让你们在最有利的条件下,有⾜够的时间实施和推行新政,发展实力。 皇甫嵩的这份书信在大帐內引起了 ![]() 张温、卢植、丁宮、马⽇磾、袁滂、陈纪、蔡邕、赵岐等大臣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皇甫嵩的观点进行了深⼊的剖析。但事实胜于雄辩,董卓之败,的确败在完全倚重士人;王允之败,也的确败在完全排斥武人。 对于这些早早赶到晋 ![]() ![]() ![]() ![]() ![]() 目前振兴社稷急需武人征战天下,但士人又极度排斥武人,这显然无助于缓和士人和武人之间的矛盾。 看来,武人出⾝的皇甫嵩和朱俊已经看到了阻碍振兴社稷的 ![]() 但要让士人改变几百年来形成的固有观念,让士人尊重和信任武人,让士人放弃部分权柄,让士人和武人同议国事,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和过程。 “公达,皇甫大人的意思是让你留在冀州。”丁宮说道“我看,你就不要走了,就待在这里吧。冀州急需人手。” 荀攸点头笑道“临行前,皇甫大人,朱大人一再嘱咐我,让我留在长公主⾝边。下官不走了。”接着他问到了冀州现状“公孙瓒是不是已经败回了幽州?” “公孙瓒是撤军了,但冀州的形势非常不好。”马⽇磾苦笑道“太傅刘虞大人对大将军率军击杀幽州军的事耿耿于怀,虽然我和公熙(袁滂)百般劝和,但他非常固执,不愿意和大将军联手。” “幽州贫瘠,流民又多,还要安抚胡人,幽州军的军资也是一块很大的开支,如果没有冀州援助,太傅大人如何支撑?”荀攸不解地问道“大将军是太傅大人的故吏,两人关系一直非常密切,他怎么会为了公孙瓒而和大将军翻脸?不管怎么说,目前只有大将军才有振兴社稷的力量,他应该义无反顾地支持大将军。” “公达,有些事你大概还不是很清楚。”马⽇磾随即把发生在晋 ![]() “那大将军呢?”荀攸急忙问道“大将军是怎么想的?” “大将军的态度很暖昧。”张温说道“太傅大人是不是有‘真龙天子’之命,我们不知道,但对天子和某些大臣来说,太傅大人是不能活在世上的,所以此事很⿇烦。” “太傅大人既然不愿意和大将军联手,那他就是大将军的敌人。大将军是不是要趁机出兵幽州,铲除奷侫,稳定河北的后方?” “暂时不会。”张温摇摇手“冀州的稳定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大将军在冀州流民没有解决之前,不会出兵打仗。河北有三州,并州和幽州都要冀州的帮助。所以乐观一点估计,河北之地要想获得横扫天下的实力,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恢复时间,而且还要风调雨顺,没有战火的三到五年。”张温看看众人,捋须笑道“有这么长的时间实施新政,我们一定能发现其中的诸多利弊,为将来在十三州推广新政获取充⾜的经验。” 众人随即又商讨了一下河南各州和京畿一带的形势,仔细分折了各方势力的优劣,均感觉在五年內平定天下还是非常有把握的。 大家的话题再度转移到了新政上。 实施新政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士人內部,尤其是研习今文经学的众多地方大吏和门阀世族。 目前聚集在长公主府、大司马府、大将军府和冀州、北疆诸府的士人派系非常复杂。如何制衡各派系士人的势力,成为新政能否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 这些士人有的来自关西弘农,比如杨阀的杨奇。有的来自关中,比如马阀的马⽇磾、赵岐。有的来自陈留,比如蔡邕。还有的来自颖川的陈纪、陈群⽗子,来自汝南的袁滂、袁涣⽗子。 有的士人来自河东,比如卫阀的卫固、卫觊,富豪徐陵。 有的士人来自太原,比如晋 ![]() 有的士人来自幽州,比如涿郡的卢植,皇室宗亲刘放,右北平的田畴(田畴已被李弘召回邯郸)。 有的士人来自冀州,比如崔烈、崔均⽗子,他们出自冀州第一门阀安平国的崔家,还有河间的邢颙、中山的甄俨、甘陵的崔琰、崔林兄弟。 来自河內的士人最多,有避祸到冀州司马门阀的司马芝、司马朗,张阀的张范,还司马朗的好友赵咨、常林,还有河內获嘉人、陈留大儒边让的弟子杨俊。 听到这一连串的名字,来自颖川荀氏门阀的荀攸有点骇然心惊,他万万没想到这小小的行辕內竟然聚集了这么多门阀世族的弟子门生。 学术观念上的分歧导致了各方在治国策略上产生了重大冲突。如何减小分歧,缓和冲突成了当务之急。 张温、崔烈等人提供给大将军的名单上,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们在学术上和官场上的对手,这次大将军举刀一杀,虽然帮助他们减少了一部分阻力,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烦。大将军如此嗜杀,那将来会不会对曾经帮助他的人也举起屠刀? 为了安抚冀州各地的门阀世族,减小今、古经学士人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宣扬和推广新政,张温等人决定扩建邯郸大学堂,延请各地硕儒名士到邯郸讲学。 这时襄楷大师正好带着众弟子随同流民一起北上到了冀州。赵岐、蔡邕等人大喜,首先把他请到了邯郸。 不久,张温、卢植、丁宮、马⽇磾、袁滂、陈纪、蔡邕、赵岐、杨奇、襄楷等十位名震天下的硕儒名士联名写了书信,由襄楷大师的弟子分头送达各处。 这次延请的名士有巨鹿郡的鸿儒张臶,到张臶处避祸的颖川人胡昭,还有就是青州北海的郑玄。 郑玄大师今年六十五岁。 大师先习今文经学,后习古文经学,网罗众家,通融为一,是本朝名震四海的“通儒”是今、古文经学的集大成者。 郑亥年轻时,赴京城洛 ![]() 几年后,郑玄又从兖州东郡张恭祖大师学习《周官》、《礼记》、《左氏舂秋》、《韩诗》、《古文尚书》等书,其中除《礼记》和《韩诗》外,均为古文经学的重要典籍。 郑玄向第五元先和张恭祖学习了今、古文经学两大学派的重要经籍后,尚不以此为満⾜,又从陈球受业,学习了《律令》。在此期间,他还以明经学、表节 ![]() 三十七岁时,郑玄西⼊关中,通过卢植介绍,师从著名的古文经学家马融。马融是扶风茂陵人,学识渊博,曾遍注儒家经典,使古文经学达到了成 ![]() 有一次,马融和他的一些⾼⾜弟子在一起演算浑天(古代一种天文学)问题,遇到了疑难而不能自解。有人说郑玄精于数学,马融于是把他召去相见。郑玄当场解决了问题,这使得马融惊叹不已。此后,马融对郑玄十分看重,亲自授学。 郑玄在马融门下学了七年,因其⽗⺟老迈需要归养,于是向马融告辞回归故里。马融认为郑玄一定会超过自己,他深有感慨地对弟子们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意思是说,由他承传的儒家学术思想,会因为郑玄的传播而在关东发扬光大。 郑玄在经学界泰斗地位的确立,源自于本朝今、古文经学两派之间的第三次大争论。 十几年前,孝灵皇帝朝时,本朝的今、古文经学两派曾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争论,这是两百年来,今、古文经学两派之间的第三次大争论,起因是因为一本书。 本朝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何休先生用十七年时间写成了《公羊舂秋解诂》一书,对《公羊》一书的內容多所发明。从他的《公羊墨守》、《左氏膏盲》、《⾕梁废疾》三文中可见,他认为《舂秋》三传中只有《公羊》义理深远,象墨子的城防一样无懈可击,而《左氏》与《⾕梁》二传则存在严重的缺点, ![]() 郑玄乃针对他的观点,著《发墨守》、《针膏育》、《起废疾》以驳斥之。他认为三传各有其优缺点,《公羊》并非十全十美。 本朝今、古文经学两派的争论焦点其实都在《舂秋》三传上,而三传之间的门户之争又都集中在《左氏》是否得圣人真意而“传《舂秋》”这一问题上。 《左氏舂秋》本是一部內容宏富的史著,与经学没什么关系。刘歆校秘书典的时候初次见到,他认为此书流传不广,必须借经学而大力推行。所以奏请天子,要求立官置博士,以《左氏》依傍今文家的思维窠臼取媚人主。 当时的今文经学博士们实际上并不了解《左氏》,拒绝其进官学。虽然古文《左氏》最终未能被立为官学,但依靠其自⾝的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益扩大,私学⽇盛。本朝前两次今、古文经学两派之间的范升、陈元之争,李育、贾逵之争,都是由《左氏》而生。 何休对今文经学家李育在与贾逵的论争中未能占到上风感到非常遗憾,而时下《左氏》越来越兴旺,《公羊》已经退无可据。面对这样的窘境,何休打算以攻为守,于是著立《公羊舂秋解诂》,打算重振今文经学在学术上的绝对地位。 郑玄奋起反击,作《发墨守》、《起废疾》、《箴膏育》以反驳何休的论著。 争论旷⽇持久,争论的最后结果还是今文经学处于下风,今文经学再度遭到重击。 何休见到郑玄的驳论后,对郑玄很佩服,但他也颇为不平:“康成⼊吾室, ![]() 何休和郑玄两人之间的争论以郑玄的胜出而告终,古文经学的地位因此得到了巩固和提⾼。 由于郑玄对何休的批驳十分有力,使经师和学者们十分叹服。当时京师人称何休为“学海”郑玄为“经神”郑玄的声望远超何休,追随郑玄学习的弟子有数千人之多。 郑玄以古文经学为生,兼采今文经学之长,混糅今古文家法,融会为一,整家百之不齐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学理论。他利用自己这套独特的理论。从“通学”的立场上《舂秋》三传作综合研究,最终解决了两派争论的焦点问题,清除了两派之间的门户之见,肯定了古文经学的学术地位,基本上结束了这场长达两百余年的今、古文经学的大争辩。 但问题是,因为受当时情况的限制,这场关系到今、古文经学两派生死存亡的大争论并没有击垮今文经学在官学上的主宰地位,这场声势浩大的第三次大争论的结果也没有以诏书的形式遍告天下州郡的学堂和士人。所以,今文经学派的顽固势力利用自己的官学地位,不断地向古文经学派展开反击,负隅顽抗。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今、古文经学两派官吏在学术上的分歧和在治国策略上的矛盾,以便顺利地实施新政,推行诸项改制措施,张温、卢植、马⽇磾等人这次打算把他请出来,让他开堂授学。把他的“整家百之不齐”的先进学术思想和理论告诉天下士人,让他在两派士人中大力宣扬自己融会贯通了今、古文经两派学术的新的经学理纶,以消弭两派之间旷⽇持久的纷争。 张温、卢植等人的主张得到了上上下下一致赞同。 李弘当然求之不得,他当即出派一百武技⾼超的亲卫,随同郑玄大师的弟子崔琰,数名大知堂弟子,往徐州寻访郑玄大师。 郑玄最早隐居于青州北海的不其城南山。⻩巾军起事后,因粮食断绝,随即遣散生学,往⾼密而去。后来⾼密也待不下去了,只好逃到徐州投靠陶谦。陶谦以师友之礼待之。郑玄把自己安顿在南城之山栖迟岩下的一所石屋里,很少出头露面,仍然夜以继⽇,孜孜不倦地研究儒家经典,注释经书。 崔琰出⾝官吏之家,好击剑,尚武事。二十三岁才学《论语》,二十九岁时,他和好友公孙方结伴往青州,拜师于郑玄。崔琰一直保护着老师,跟着老师颠沛流离,直到老师安顿下来后,他才归返故里。 崔琰的弟弟崔林此时已被太守许混征辟。许混听说崔琰回来了,大为惊喜,亲自跑到崔府相请。结果此事被崔烈知道了,他二话不说,请大将军写了一份调令,把崔琰、崔林一起调到了大将军府。许混懊悔不迭。人都让大将军府抢去了,自己⽩⾼兴一场。 八月底,李弘和张温等人经过仔细商议,在三府之间合理调配了诸多从事掾属。 长公主本来不参加具体政务,只负责巡檄监察之职,但李弘把长公主的权力扩大了。长公主不但负责巡檄各州郡,监察检举不法,还负责新政的制定和修改,督导诸府实施新政,主掌宗庙祭祀事,主掌博士祭酒等教育事,督领晋 ![]() 大司马府和大将军府不再合二为一,而是军政分开,各理军政。 大司马府主掌六州四郡的政事,督领屯田事。在六州四郡推行新政。有关新政的各项具体措施由长公主府和长公主府主要大吏共同议定。大司马府负责具体实施。 大司马府由长史李玮、司马谢明负责⽇常事务。余鹏、唐云、尹思、崔琰、卫觊、徐陵、袁涣、刘放、刘范、孙资、司马朗、赵咨、王凌等人任职十三曹掾。 大将军府主掌天下兵事和六州四郡的军政。 大将军府由长史朱穆、司马田畴负责⽇常事务。陈好、陈群、郑演、傅⼲、邢颙、甄俨、崔林、王昶、王晨、常林、杨俊等人任职诸曹掾属。 张温和卢植等大吏提出了一项改制措施。 在此特殊时期,应让鲜于辅和徐荣两位将军各领一部北疆军政,以减轻大司马府和大将军的庒力,确保政令畅通和北疆的稳定。 大将军李弘欣然同意,命令安北将军鲜于辅督领并州军政,龙骧将军徐荣督领河东和关西两地军政。北疆的武人开始拥有地方军政大权。 大汉国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九月。 李弘和三府大吏仔细商议后,分别给袁绍、曹 ![]() ![]() 冀州现在百废待兴,诸府忙得团团 ![]() 北疆大军现在一部分由麴义率领驻防于冀州北部,一部分由张燕率领驻防于冀州南部,赵云、姜舞率铁骑驻防于邯郸,⽇逐王刘冥已经率军返回塞外。 漠北都护府的庞德也送来了好消息。卫峻率乌拉尔山铁骑进驻大漠后,大漠形势随即发生了变化,胡族诸王纷纷派兵北上平叛。七月的时候,双方在落⽇原打了一仗。西部鲜卑大人琊归逆阵亡,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野狼王游骑也战死了。不久,弥加、柯比熊和熊霸先后赶到漠北斡旋,步度更率部投降。 野狼王死后,其子年幼,部属大多不服,野狼部落随即离散。一部分人在弥加的劝说下,投靠了步度更。一部分人跟随汉军南迁到了金雪原,投靠了拓跋部落。步度更随即以西部鲜卑大人的⾝份,率领族众南迁到原野狼部落居住的草场。 按照大将军的命令,庞德、燕无畏、田豫等人召集大漠胡族诸位议事,商量部分胡族南迁边郡一事。同一时间,第一批南迁冀州的边郡百姓已经进⼊飞狐要塞。 冀州的清理土地已经接近尾声,安置流民到各地屯田的事情迅速展开。十月即将到来,繁忙的秋收秋种就要开始了。 九月下的一天,李弘突然接到了袁术的书信。 第二卷 ![]() 袁术离开了南 ![]() 李弘非常吃惊。在他的印象里,当今世上没人能让袁术吃瘪,但这个袁绍三两下就把袁术赶出了南 ![]() 八月中的时候,袁术听说袁微出任豫州刺史,袁谭出任颖川太守,而刘表又再一次率军攻打南 ![]() 此时此刻,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击败刘表,占据荆州全境,否则,他连自己逃亡的方向都不知道。虽然刘表一直牵制着自己,袁阀诸多势力也在袁绍占据关东后背叛了自己。但自己还有军队,还有实力,完全可以和袁绍争个头破⾎流。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 袁术随即让孙贲、朱治、刘勋等人驻守在 ![]() ![]() 吕布和张辽带着六百多并州铁骑杀出武关后,立即赶到宛城向袁术求援。当时袁绍已经占据洛 ![]() ![]() ![]() 吕布无奈,只好和手下暂时寄居于宛城。 袁绍稳定了关东后,实力越来越強,而袁术却越来越困窘。吕布认为从袁术目前的处境来看,指望他出兵,帮助自己北上勤王,事实上已经不可能了。吕布随即打算到洛 ![]() ![]() ![]() 袁术也察觉到了吕布的心思,悄悄加強了对吕布的控监。袁术看上的不是吕布的勇武和他的六百多名铁骑,而是吕布怀里的圣旨。 吕布有天子诏令各地州郡大吏西上勤王的圣旨。这是吕布杀出长安前,司徒王允给他的。当时长安城岌岌可危,为了预防万一,王允特意给了吕布这样一份圣旨,希望他能在城池失陷后,杀出重围,然后拿着这份圣旨到各地州郡招请援军,重新杀回长安,救回天子。 吕布有了这份圣旨,就等于是天子的特使,凡尊奉当今天子的州郡,就要承认吕布的⾝份。吕布是奋威将军,仪比三司,假节,温侯,其官职和爵位不比袁术这位左将军差。但吕布最厉害的就是他至今还挂着参隶尚书事的头街,也就是说,只要袁术尊奉当今天子,他就无法指挥吕布。相反,吕布反而可以对他指手划脚,尤其是在勤王这件事上,他必须要听吕布的。不过,吕布的这种权势在今天这个靠实力说话的战 ![]() 但如果哪位州郡大吏既尊奉天子,又有实力,那这份圣旨和吕布这位特使就很有作用了,他完全可以凭借这份圣旨,以勤王的名义,行征伐之事,大肆扩展自己的实力。比如袁术,他可以说刘表是阻挠自己勤王的大汉奷侫,然后堂堂正正地去杀刘表,打襄 ![]() 袁术这次反攻刘表,做⾜了勤王的声势。我要勤王就要稳定后方,我连自己的家都保不住,还勤什么王?但他没想到吕布竟然拒绝随其出征。 吕布说,我去见刘表,让你们双方罢兵,合力勤王。 吕布这话,让袁术瞠目结⾆,然后捧腹狂笑“奉先老弟,你能不能先把勤王的想法放一放?现在关中的局势已经明朗,此时西上勤王,需要多少兵力,你估算过吗?刘表为什么打我,你好好想过吗?你是不是以为我和袁绍、刘表和好了,我们就会勤王?你能不能清醒一点,不要这么天真,不要这么一厢情愿好不好?” 袁术说得已经很客气了。他心想吕布就一⽩痴,这个时候竟然还真的以为勤王就能拯救大汉。怪不得王允当初看中了他,十分相信他,把诛杀董卓和董卓势力的主要战事全部 ![]() ![]() 吕布的头脑当然不会象袁术想象的那样简单。他自从跟着董卓后,为了保住自己和手下一帮兄弟的 ![]() 王允利用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何尝又不是利用王允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他不但杀了董卓成为挽救社稷的功臣,声名鹊起。更凭借此功无可争议地进⼊了朝堂成为上卿,位同三公,权势显赫。夜一之间,自己就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和权势。而且还是自己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功名和权势。没有忍辱负重,没有艰苦的付出,没有⾎与泪,哪有今⽇的收获? 王允委他以重任,他虽然感 ![]() ![]() 自己该如何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实现天子和司徒大人的重托率军西进勤王,才有希望重新拥有刚刚失去的一切。 在这几个月里,吕布利用自己的⾝份,走访了南 ![]() 吕布随即决定离开袁术,到襄 ![]() 吕布的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多数部下的赞同,但张辽反对。张辽认为勤王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虽然目前大人已经没有实力,但大人可以带着我们到北疆去。无论是大将军还是龙骧将军徐荣,都会 ![]() ![]() 吕布満面愧羞,连连头摇“当⽇徐大人离开渭⽔河时,曾对我说过,要我保护好天子,否则他要亲手杀了我,但我如今做了什么?我不但没有保护好天子,反而抛下天子,独自逃出了长安。我没有脸回北疆,我宁愿死在这里,也不回北疆。” 吕布不愿意耽误张辽和诸多部下的前程,更不想他们跟着自己丢失 ![]() ![]() 张辽苦笑“奉先,我不能抛下你一人到北疆去。你既然不愿意,那就算了。我这条命是你救的,你我兄弟一场,死哪埋哪吧。” 吕布非常感动,暗暗发誓,今生今世,就算粉⾝碎骨,也要让这帮兄弟都能好好活下去。 吕布没有理睬袁术的冷嘲热讽,一笑置之,不为所动。 袁术心里有气,他对吕布说,你要想平息这场战火,你就去洛 ![]() ![]() ![]() 袁术要借刀杀人,吕布也没有畏惧,带着六百多人就出发了。他走到鲁 ![]() 审配说,吕大人,你直接从广成关方向到洛 ![]() ![]() 审配随即写了一份书信,让亲卫十万火急地送回洛 ![]() 大人很难改变自己一贯坚持的主张,这我们理解,但眼前的形势,又迫使我们必须要在尊奉天子的前提下,尽可能集结所有力量,以增強自己的实力,在最短的时间內击败河北的李弘,稳定社稷。 这个矛盾现在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吕布和吕布手中的圣旨。吕布到了洛 ![]() 然后我们就此制定一个公开的西进关中的策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西进关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北疆军占据了关西,关中有董卓旧部和西凉叛军。所以为了铲除奷侫,我们首先要发展实力,其次才是西进,而西进最大的障碍不是关中叛逆,而是河北逆贼。我们打关中,李弘就要趁机渡河打我们。我们腹背受敌,在这种情况下,西进关中 ![]() 这样我们就把各地州郡大吏的注意力全部昅引到了河北。将来,当大人会盟各地州郡,率军攻打河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派一支偏师,从南 ![]() 袁熙和审配赶到宛城的时候,南 ![]() ![]() 自刘表出兵后,汝南太守徐璆也出兵了,接着驻守广成关的潘凤、程涣出兵围住了鲁 ![]() ![]() 袁术闻讯,匆忙率军回撤,但他随即就接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留守宛城的军队在南 ![]() 袁术气疯了。徐璆这些原属袁阀的势力背叛他,他能理解,毕竟袁绍现在的优势太明显了。但那些天天和他称兄道弟的南 ![]() 袁术见到袁熙和审配后,冷笑道:“袁本初打算把我送到哪?” 袁熙陪着笑脸说道:“青州⻩巾军在兖州展开了反攻,兖州牧曹大人向⽗亲数次求援,因此⽗亲大人打算让叔⽗率军到兖州帮助曹大人平叛。” 袁术嘿嘿冷笑。 审配拱手说道:“曹 ![]() ![]() ![]() 袁术面无表情,两眼瞪着笑昑昑的审配,一言不发。 “兖州有八个郡,南 ![]() ![]() ![]() ![]() ![]() ![]() 袁术又是一阵嘿嘿冷笑,笑得审配有点发⽑。 “叔⽗大人到了兖州后,又要打仗,又要整治郡县,耗费颇大。”袁熙看到袁术脸⾊ ![]() 袁术突然一龇嘴,哈哈大笑“好,我这个侄儿不错,我把南 ![]() ** 兖州。 八月中的时候,青州⻩巾军大帅司马俱在⻩巾首领的強烈要求下,指挥大军向兖州中部郡县展开了攻击。 这个时候兖州军的确没什么兵力。曹 ![]() ⻩巾军选择的时机的确不错,但人算不如天算。由于正是酷暑季节,加上又连续两个月没有下雨,兖州中部的东平国和济 ![]() 青州的田楷、刘备、孔融等大吏趁机率军展开反攻,把⻩巾军和大量流民向兖州方向驱赶。为了防止瘟疫蔓延到青州各郡,青州军想了许多办法,他们甚至挖断了所有通向青州的大小道路。 曹 ![]() ⻩巾军和流民在青州军和兖州军的前后夹击下,不约而同地向⻩河、向冀州逃去。 曹 ![]() 兖州的东郡被⻩河一分为二,⻩巾军逃过⻩河后随即停下了脚步,继续留在东郡。而流民则继续北上,向冀州而去。 冀州的甘陵国首当其冲,率先遭到了流民大嘲的冲击。镇护将军张燕和太守许混一边急报大司马府、大将军府,一边竭尽全力赈济和安抚流民。不久,渤海郡、魏郡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为了防止流民把瘟疫带到冀州,襄楷大师和大知堂弟子,以及部分冀州医匠,带着大量草药,在各郡驻军的帮助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冀○、青三州的 ![]() ⻩河南北两地全部陷⼊了极度恐慌中。 曹 ![]() ![]() ![]() ![]() 九月中,袁术赶到颖川,会合了孙贲、朱治,两军合而为一,急速向陈留而去。 大军刚刚进⼊兖州,就接到了兖州爆发瘟疫的消息。 袁术气得破口大骂。惊骇之余,他还是硬着头⽪,继续前进。大军一路畅通无阻,顺利进驻雍丘城。 陈留太守张邈突然听说袁术率军到了兖州,顿时大惊失⾊。袁绍好狠的手段,竟然这么快就把袁术赶出了南 ![]() ![]() 张邈一边急报曹 ![]() 袁术和他嘻嘻哈哈,陪着他一起痛骂袁绍,然后留他吃饭唱酒赏女乐。袁术说,我是什么人你还不了解?你以为我想到兖州?我没地方去啊。你给我指点一条明路? 张邈说,你到扬州去。李弘和袁绍迟早要打起来,将来扬州的粮食就是袁绍的命 ![]() 袁术大笑“孟卓兄,你和你弟弟两个人都没能扳倒陈温,我就更不行了。” “陈温是汝南人,和你有同郡之谊,他又是你⽗亲袁逢大人的弟子,和你有同门之情。你去扬州,他还不乖乖把扬州让给你?” 这句话戳到了袁术的痛处,袁术当场就拉下了脸“你什么意思?你明明知道我现在落魄了,你还让我去看一个下人的脸⾊?我告诉你,我袁术腿短,不愿意走一千多里路到扬州,我就要你的陈留郡。” 张邈拂袖而去。 等他到了陈留城下,突然发现城上的大旗变了,变成袁术的了。 张邈无奈,仰天长叹“这个路中悍鬼,还是那副臭德行,要什么就抢什么,全然不顾后果。你既然想死,那就随你去吧。” ** 大汉国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月。 邯郸,大将军行辕。 袁术出走兖州,使得河北的形势突然严峻起来。李弘随即召集三府主要大吏,商议对策。 当初北疆以为徐荣的大军撤离关东后,袁绍和袁术要在关东和荆、豫一带互相抗衡。袁氏兄弟面对面的对立和征伐,会让本来就已经裂分的袁阀变得越来越弱,其势力和影响力也会因为惨烈的內讧而变得越来越小,部分忠心追随袁阀的州郡力量也会因为无所适从而失望,由失望而离去,继而形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势力。这样一来,河北就有可能集中力量,在很短时间內击败叛逆。 然而,现在看来,北疆显然低估了袁绍的实力。袁术的出走,主要原因是因为实力有限,而造成实力有限的原因是因为刘表的不断攻击,而刘表之所以很早就出现在襄 ![]() ![]() 袁绍兵不⾎刃占据关东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运气。长安两次兵变的时间间隔太短,北疆无法做出及时反应,更无法准确预渊后果。无奈之下,只好拱手让出了洛 ![]() ![]() 袁绍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內,先失冀州,后得关东,再据荆、豫,其实力变化之快,让李弘和河北众多大吏惊叹不已。 惊叹之余就是心情沉重了。袁绍有了洛 ![]() 现在,已经可以预见到李弘和袁绍两大势力,在不久的将来,将决战于⻩河了。 袁术在这份书信里,恳求李弘帮他一把“只要大将军陈兵于⻩河北岸,牵制⻩巾军和曹 ![]() ![]() 这个要求的确很小,不答应实在过意不去,但这是不是袁绍的圈套? 不论袁绍和袁术是否已经和好,他们终究都是袁阀弟子,是⾎浓于⽔的亲兄弟。在关系到袁阀存亡的时刻,两人自然会齐心合力,所以现在如果任由袁术占据兖州,只会增強袁绍的实力,这对河北非常不利。这个忙不能帮,但目前兖州的现状很残酷,袁术即使没有李弘的帮助,他凭自己手上那一万多人的大军,也一样能占据兖州。 是否立即出兵南下? 麴义急报,公孙瓒兵发龙凑,双方再度开战。 WwW.UkUxS.Cc |
上一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一章 ( → ) |
大汉帝国风云录无错版是猛子的最新小说,优酷小说网提供大汉帝国风云录无错版最新章节全文精品阅读,更多精彩尽在优酷小说网,优酷小说网是广大完整无缺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