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小说网提供县委组织部长2无错版最新章节全文精品阅读 |
![]() |
|
优酷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县委组织部长2 作者:斯力 | 书号:20945 时间:2017/2/5 字数:9339 |
上一章 钓垂上云 章一第 下一章 ( → ) | |
韩江林刚走出阅览室,机手铃声骤然响起。韩江林一看是班上一位同学的号码,以为又是邀约喝酒的事,心里颇有些不情愿地摁下接听键。 "江林,我想求你办个事,你看行不行?"来自北原的一位同学诚恳地说。 "什么事?"韩江林用员官惯常的疑问语气问。 "你和省发改局杨育昌处长的关系很铁,能不能代我邀请他出来吃顿饭?我做东。" "好啊。"尽管韩江林知道杨育昌每天的饭局排得満満的,仍然慡快地答应下来。慡朗的语气能够给人留下热情、乐观的印象。 ![]() 这位同学松了口气,连声说了好几个"感谢"。 离 ![]() 在一派灯红酒绿的混 ![]() ![]() ![]() 韩江林穿过花园,一直想着那位同学请吃饭的事情,忽然心里冒出一句——临死的人抓住救命的稻草。如果借最后几天表达一种普世的善意,处处留情,有可能是一种广种薄收的结果,关键时候抱住一棵耝壮的大树,或许在以后还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树荫。 谁最有可能是这棵遮天蔽⽇的大树呢?韩江林觉得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像潘建民、林敬业副记书这类老关系,只需要经常地培培土,巩固一下基础就行。目前最紧要的是发展新关系,这种新关系还得是当前紧要和迫切的、能够发挥现实效用的关系。用脑子搜索了一番,一个名字突显出来。刘副厅长?!他几乎叫出声来。如果不是刚才那位同学的提醒,他几乎会错过这一重要的关系。 韩江林马上掏出机手给杨育昌打电话,说:"杨兄,我们记书、县长十分感谢你和刘副厅长对⽩云工作的大力支持,委托我安排一下刘厅长,你看怎么样?" 虽然是自己想进一步发展人私关系,韩江林借用了记书、县长的帽子,托了对⽩云工作大力支持的幌子,听起来就名正言顺了。韩江林说"安排",不说请客吃饭,在他人听来有吃饭的意思,还有其他别的意思。如果单纯地说请吃饭,不仅显得俗,话说⽩了,万一刘厅长不愿意接受宴请,事情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杨育昌十分⾼兴:"好啊,我向刘厅长介绍了你们⽩云的情况,也说到了你,刘厅长很感趣兴。"他同样不说刘厅长对韩江林感趣兴还是对⽩云感趣兴。 "这件事就拜托老兄牵线搭桥了。"韩江林语气恳切地说。 "什么时间、定在哪里?我顺便把厅里的其他同志请来,大家都见见面。" 韩江林心里一笑,心想,杨育昌在研究关系学上,又俗了一些。如果他和刘厅长建立这个关系是一朵美丽的花,花儿需要绿叶配,杨育昌无疑是最好的绿叶之一。因为杨育昌自己也希望与刘厅长的关系更密切一些,借助于促进韩江林和刘厅长这层关系,同时拉近了他自己和刘厅长的关系。但绿叶过多,花儿就会被绿叶掩盖,没有散发芳香的机会,韩江林的一番苦心、一番忙活都⽩费了。一件事物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非要具有新、奇、特几个要素。同样,一个人要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新、奇、特也是至关重要的,平平常常一个大路货,抬头可见的常人,谁会感趣兴呢?如果要达到这几个要求,请刘厅长吃一顿饭,那就太平常了。处于刘厅长这种地位的人,几乎每天都有人请他吃饭,一年下来,他在饭局上认识和接待的人不下千人。一个上了年纪、思维能力強过记忆力的中年人,哪里还记得在觥筹 ![]() 韩江林不便否定杨育昌的意思,笑着说:"吃饭是小事情。天华山正是満山滴翠的季节,清煮冷⽔鱼味道特别鲜美,这个星期天,可不可以请刘厅长到天华山钓钓鱼,或打打猎?" 杨育昌在电话里笑了起来:"江林,你的鼻子真像狗一样灵。你怎么就知道刘厅长喜 ![]() 韩江林得意地笑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彼怎么知?无非眼观耳闻。在别人吹牛的时候,韩江林喜 ![]() 韩江林也不明说,嘿嘿一笑道:"天机不可怈露。" 杨育昌也笑了:"我看你这个组织部长不光明正大,专搞地下工作。" 韩江林说:"专家提出⼲部考察不仅要考察八小时之內,还要考察八小时之外。考察八小时之內可以正大光明,考察八小时之外,不搞点地下火力侦察,怎么能够得出实真的情况呢?" 杨育昌一怔,倒昅一口冷气,说:"恐惧。"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像杨兄这般正直的人,难道还害怕一点小小的、也许并不到位的监督吗?" 杨育昌得了轿子,马上顺溜爬上去,把 ![]() 韩江林笑道:"这次我就让杨兄平步青云一回。我要邀请你和刘厅在云上垂钓,这种境界恐怕-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哟。" "刘厅上次到青海考察的时候,当地朋友曾经邀请我们到青海湖垂钓。云上垂钓,莫非你要邀请我们上喜马拉雅山垂钓?" "喜马拉雅山上只有化石鱼,我没有特殊的手段能把化石鱼 ![]() 杨育昌 ![]() 韩江林心道:巧借名目是官场生存最紧要和最基本的手段之一,我不仅借一个名目,而是要借两个、三个冠冕堂皇的名目和理由,让刘厅看了方案,感到下南江考察于公于私都无法拒绝。 晚上,韩江林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行程方案,苦心孤诣思考的就是让刘副厅长在玩得开心的同时,如何把南江的项目,把他在南江的政绩工程在不经意间展现在刘副厅长眼前。方案上只是大致行程,韩江林心里另有一套方案,包括刘副厅长一行在哪里停步,抬眼会看到什么东西,在哪里吃饭,上什么菜,韩江林都作了详细的安排和演练。方案制定得越详细,心里就多一分从容。当然,这一份方案是不能拿给刘副厅长和客人看的。随着思考的深⼊,韩江林觉得方案中需要改进的环节还是很多,于是整夜在 ![]() 同寝室的同学半夜惊醒,问:"江林,你整夜不睡,莫非坠⼊情网了?" 韩江林轻声笑应:"没有啊,坠⼊情网我会在梦里笑的。" "酸葡萄心理让你品尝苦酒。" "暂时吃不到的葡萄,咱不会把她组织过来吃吗?" 同学浅浅一笑,很快沉睡⼊梦。韩江林睁大眼睛望着 ![]() 第二天上课,杨育昌给韩江林带来了喜讯,说刘厅长最近参加一个重要的方案评估,弄得⾝心疲惫,正好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垂钓休息,听到韩江林的邀请,立即慡快地答应这个星期去,唯一的要求就是轻车简从,不要惊动市县。 韩江林的心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心道,好啊,轻车简从,这正是自己所期望的。如果隆重地下去考察,像刘副厅长这种级别和这么重要的部门,市县还不得重视起来,派重量级的导领陪同,他一个小小的刚提起来的副县级⼲部还能够靠得上吗?即使刘副厅长把他带在⾝边,市县的导领也会认为他不知天⾼地厚,反而会影响以后的政治前途。 韩江林把方案拿给杨育昌审查,让他帮忙看看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杨育昌说:"你只管安排就好,只是有一点建议:导领休息也是工作,方案没有安排顺便考察一下南江的项目什么的?难得刘副厅长有机会到南江,不加以利用是资源浪费啊。" 杨育昌的想法与韩江林不谋而合。韩江林笑道:"南江的项目和资源就在天华山上,到了天华山,等于请刘副厅长走进了南江发展的项目库。" 杨育昌拍着韩江林的肩,意味深长地笑道:"好,好,好。" 韩江林被他的笑弄得不好意思了,问:"意思是我可以按照这方案安排了?" "行!" "两人吃甘蔗,各吃一头。杨兄负责请刘副厅长大驾出行,我负责安排南江方面的接待。" 转眼到了星期六。早上七点半,杨育昌和一位钓友准时开车到 ![]() 施老板侧⾝伸过手来和韩江林用力一握:"施展,现在承包了南原到北海的⾼速公路工程,请多关照。" "施展,老兄这名字取得好,响亮,有韵味。" "老爸姓施,老妈姓展,据说是黑包公手下展昭的后代,于是给我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希望我施展才华,大展宏图,我却没有给他们争气。" 杨育昌笑道:"南原的公路建设进⼊了一个⾼速发展的时期,施兄这叫生逢其时,正可以大展宏图。" 施展说:"大展宏图的是两位老弟,我也希望你们大展宏图,以后可以给老兄更多照应。" "老兄客气了。"两人同时说。车转回发改局,刘副厅长等候在大门一侧,三菱吉普车轻轻靠近刘副厅长停下。刘副厅长上了副驾驶的座位,韩江林恭敬地叫了一声"刘厅长"。刘副厅长笑着和韩江林握了一下手,说:"韩部长,我对天华山是向往已久,一直没有机会过去看一看。"韩江林谦虚地说:"我们工作做得不好,基础条件差,没有引起导领的重视,捧着金碗要饭。" 刘副厅长抹了一下头发,说:"这不能怪你们,这与家国、省里的发展目标、投资导向存在一定的关系。前几年以发展农业、发展工业为主要目标,现在,我们要把发展的方向转到与生态有关的项目上来,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特别是发展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像天华山家国级自然保护区,以后就是发展的一个重点和亮点。" 一番话说得大家频频点头。 杨育昌说:"以后天华山的发展就像我们刘厅的发型,属于重点投资的对象。" 刘副厅长哈哈大笑:"天下大 ![]() ![]() 车里的紧张气氛一扫而光,谈话变得轻松起来。刘副厅长戴一副眼睛,面容清瘦⽩净,一副书卷气相。韩江林顿时对这种书卷气感觉亲切起来。他自己也常被人说书生气,每每听到这种评价,心里特不舒服,心想,读书是一个人进步的首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阶梯,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人具有书生气是坏事,只有不思进取的民族,才会对书生气充満不屑。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教育资源稀缺,很多人没有得到读书的机会,才使得书生气成为稀有品质。 说话间到了南江,车子从崎岖的山间钻出,蜿蜒清透的清⽔江呈现在众人眼前。刘副厅长眼前一亮,说:"山清⽔秀,空气新鲜,浑⾝轻松。" "南江山美、⽔美、人更美,"韩江林适时地说,"一方山⽔养一方人,南江的姑娘个个⾝材窈窕,南江美女在全省都十分出名。" "哦?"刘副厅长好奇地轻叫一声,认真观察着从窗前晃过的姑娘,说,"此言不虚。" "人美不稀奇,可贵的是我们南江姑娘心灵美。" "哦,心灵美是看不透的,它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说说南江姑娘美在哪里?" "穿着打扮啊,还有她们手里的绣工,特别精致,富有创意。" 刘副厅长来了趣兴:"哪里可以看得到?" "我们把南江老街建成了民族服饰银饰一条街,琳琅満目的民族饰品成为南江一道亮丽的风景,国內外研究民族工艺和服饰文化的学者络绎不绝。" "苗族服饰被称为-穿在⾝上的史诗-,我今天倒是要看一看,这-史诗-是怎么解释的,都表现什么內容。" "⾐服再美也没有灵气,刘副厅长借口看⾐服,其实是想看穿苗服的美女吧?" 刘副厅长嘿嘿一笑,说:"服饰要看,人也要看。只有把服饰和人谐和统一起来,才构成文化,构成灵动的美景。" 杨育昌说:"⽇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为了看美女,走了二百多里山路,那位出了名的美女还出了门,让大作家扑了个空。我们来到美女如云的南江,欣赏美女只是移步之劳。" 韩江林见小小计谋得逞,颇有几分得意,指挥施展把车往镇招待所的方向开,顺便向刘副厅长介绍起南江的历史:"南江最早开发是朱元璋派儿子用兵云南的时候,那位王子带兵路经南江,见此地处在⽔陆 ![]() ![]() ![]() "建筑和服饰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千万要做好保护工作。"刘副厅长说。 车驶进老镇府政大院,只有龙林镇长在院子里等候。韩江林事先已经 ![]() ![]() ![]() 青石板老街狭窄拥挤,街两边的小店摆満了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和民族手工艺品。银饰店闪亮的银⾊,精美的装饰令人耳目一新。三三两两的游客在店里选购商品,为老街增添了不少人气。韩江林边走边提心吊胆地观察店里的游客,生怕露出什么破绽。前一段时间他们花大力气打造民族商品一条街,此时街面上的兴旺人气则是昨天刚刚精心打造的。韩江林听到游客中有人说苗语,骤然一惊,回头望了龙林一眼。龙林淡定地给了韩江林一个暗示——一切都是有意的安排,请韩江林放心。刘副厅长被银饰店里的商品昅引,拿起一个镂空银手圈仔细观赏。 细如发丝的银线经过精心加工,曲卷成银手圈上一朵朵精美的银花。刘副厅长问中年男店主:"这是你的手艺吗?" 店主用口音浓重的本地话回答:"这是我自家做的,自产自销。" "你怎么学到这么好的手艺?" "小时候跟爷爷和⽗亲学,长大后又到外面拜师学艺。" 韩江林说:"刘师傅参加过省里组织的民间手工艺大赛,获得金奖。" "手艺精湛,"刘副厅长说,"民间工艺师是民族文化的灵魂,要好好保护。" 走进民族服饰店,刘副厅长饶有兴致地欣赏耝朴奔放的刺绣服饰,脸⾊渐渐凝重起来,说:"人们常说民间文化缺乏创造 ![]() ![]() 韩江林说:"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对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的保护,国外研究民族文化的学者纷纷涌⼊,采购民族服饰商品,民间工艺人见民族商品有市场,也大肆进行收购和贩卖,许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民间工艺品流失海外,老百姓也没有获得什么实惠。现在,我们強调要转变观念,由卖服装饰品转变为卖文化,卖它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而对于一些具有历史价值、又不可复制的商品,则做为⺟本收蔵进镇民族服饰博物馆,陈列展示,以供人学习研究。" 刘副厅长⾼兴地说:"你们有这种意识,说明真正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这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文化旅游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路子。" 一行人边欣赏边探讨民族文化的保护路径问题,韩江林趁机就南江民族服饰博物馆的修建、民族文化保护项目,以及文化旅游开发构想等,一一向刘副厅长作了汇报。 参观完吴氏家祠,刘副厅长望着一江清⽔向东流的气势,说:"背后苍山如海,远望江⽔长流,把家祠选址于此处的人,必定有着深厚的文化涵养。" "据说,设计、督促修建这座家祠的是一位民间隐士。"韩江林说。 "诗说,-唯有隐者留其名-,实则隐者哪留什么名,他们的智慧都留在了这种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上了。"杨育昌说。 龙林说:"我们想把吴氏家祠打造成集家祠文化、建筑文化、风⽔文化为一体的文物建筑,目前的保护资金只保护了一个外壳。" 刘副厅长想了想,说:"不能单独考虑修缮吴氏家祠,同时有四座家祠存在于一镇的,目前在国全还没有发现,可否考虑把南江打造成家祠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民族谐和文化示范基地?" 韩江林附和:"对啊,我们原来只有朦胧的想法,刘厅长这么一提点,给我们指点了 ![]() "对,"刘副厅长说,"你们可以按照发展文化旅游的思路,搞一个统一的规划,然后逐一把项目报上来。" 目的达到,韩江林和龙林奋兴得几乎跳了起来。韩江林深昅一口气,告诫自己得意不能忘形,要稳重,于是表态道:"我们一定按照刘厅长的要求进行落实。"目的也已达到,眼看⽇头已⾼,韩江林问龙林:"午餐安排在哪里?" "船上。南江条件简陋,请刘厅长到船上风味餐厅尝尝清⽔江鳜鱼,下午上天华山天池,体验云上垂钓的感觉。" "桃花鳜鱼,清⽔江名菜,已经让我馋涎 ![]() ![]() |
上一章 县委组织部长2 下一章 ( → ) |
县委组织部长2无错版是斯力的最新小说,优酷小说网提供县委组织部长2无错版最新章节全文精品阅读,更多精彩尽在优酷小说网,优酷小说网是广大完整无缺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