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小说网提供蓝衫传说无错版最新章节全文精品阅读 |
![]() |
|
优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蓝衫传说 作者:大篷车 | 书号:18691 时间:2016/9/3 字数:4642 |
上一章 )二(国辽 下一章 ( → ) | |
辽国名城 上京是辽朝前期的国都。上京城遗址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上京未建成前,名“西楼”是辽太祖阿保机创业之地,建成后称皇都,后改称上京,府曰临潢。上京城幅员广阔,气势恢宏。有南北二城,北曰皇城,南曰汉城,两城相连。全城周长12。5公里,与《辽史》记载的基本相合。 皇城是契丹贵族阶级居住的地方。城呈方形,又分內外两部,即外城和皇城(又称大內)。皇城城墙夯(hāng)土筑成,夯层清晰可辨,城墙⾼5-6米。墙体上窄下宽横断面为梯形。城墙外壁有马面(半圆形的土垒)。皇城內近年经考古发掘,现存城门4个,宮殿建筑遗迹100余处,其中暴露于地表的建筑台基50座。城內西部山丘上有寺庙和窑址。 汉城位于皇城南面,是劳动民人居住的区域。它的北墙就是皇城的南墙。皇城与汉城已被河⽔隔开,城呈不规则形,墙为土筑,残存三段,墙⾼4米,周长57公里。墙较皇城低矮且无马面、瓮城之设。除西门址遗留下来,其余不存,西门豁口宽10米,残存柱础,应为金凤门或雁儿门。由于⽩音戈洛河河 ![]() 辽中京遗址位于今內蒙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以西约15公里的铁匠营子乡和大明镇之间的老哈河北岸。中京是辽最大的陪都,其地理位置与中原地相近,自古为辽河上游,燕山以北少数民族杂居地带,为辽国的咽喉,在辽代后期军事、战略、经济上有极重要的重要作用。 辽中京由城市布局仿北宋汴京制度营建,有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重城。城墙全部用版筑,现残迹最⾼达4米,是辽代城址中保存得较好的一处城。 外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4200米,南北长3500米,南城正中有门,并有瓮城,四角有角楼,但未发现马面。自南门朱夏门到內城南门 ![]() 內城址。位于外城央中偏北,平面为长方形,东西宽200米,南北长1500米。城南央中城门称作“ ![]() ![]() 爆城址。宮城即称“大內”位于內城北部央中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1000米。北墙即利用內城的北墙,另筑东、南、西三墙,现今尚可见到东、西两墙南端的角楼址。皇城南门北中轴线上有一处大型宮殿址。据史料记载,这里应是称作武功殿和文化殿,分别是圣宗及其⺟萧太后的起居处。 辽南京城址位于今京北市西南郊广安门外,马莲道卢沟桥乡境內。辽南京为辽代重要的陪都,又称燕京,府曰幽都,周长27华里。经考古调查发现,南京城的东、西、南、北城墙均有部分遗迹存在,故南京城的周长与史料记载相吻合。皇城位于城西南隅,四墙均有门。宮殿遗址在西城垣南端,东北隅有角楼。具体位置应在今南线阁胡同。 辽南京的布局,有外城、內城和皇城的三重城。城內有纵横 ![]() 庆州城 城址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索布⽇嘎苏木(乡)。南距旗所在地大板镇98公里。城北12。5公里是庆云山。辽朝圣宗、道宗、兴宗及他们地皇妃陵均葬于此地。 庆州城由內、外双重城构成。平面呈回字形。內城保存完好。城墙⾼4-4。5米。每隔100-110米设有马面。马面⾼出城址1-2米。城东西长1090、南北宽930米、几近方形。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均有瓮城。 城內偏北正中为辽代地行宮遗址。內城西北角有一密檐式地⽩塔。即有名地庆州⽩塔。近年。在⽩塔塔刹內发现了一大批重要地佛教文物。如瓷、银、⽔晶、漆器及丝织品等。⽩塔北侧有一组建筑群。应是主殿。两侧有回廊。北侧有后殿。在附近还发现了石经幢。 祖州城 城址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地山⾕中。辽代城址中。除上京、中京、南京、西京和东京之外。祖州城是辽时州城中很重要地一座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地四辈先人都在这里出生。阿保机秋猎活多在这里举行。建城后取名祖州。这里埋葬辽太祖阿保机地祖陵。 祖州城略呈长方形,残墙四周长约1785米,四城墙各有一城门,墙⾼3米,墙体为夯土板筑,无马面瓮城。城四角各设一座角楼。祖州城分东、西两个城区。內城位于西部,呈长方形,內有宮殿遗址四座。皇城门设在东墙的中部,门朝东,保留了契丹族崇尚东方的习俗。 祖州城內现存由七块巨形花岗板构筑的平顶石屋。应是当时的寺庙遗址。现在蒙古族称为“朝鲁苏木”(即石庙),汉族人直呼为石房子。石房子面南背北,东西长7米,南北宽5。3米,⾼3。5米,前面正中留一门,门上有窗,石房子的四壁之四角有铁锔相连。石房子內紧靠北壁正中平置一石 ![]() 转徙随时,车马为家 “捺钵”汉语译为“行营”、“行在”、“营盘。”辽朝虽先后以上京和中都作为政治中心,但每年又“四时巡守”“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皇帝在游猎地区设的行帐,以区别于皇都的宮帐。辽太宗时,取燕云十六州后,其国土包括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保持契丹族的骑 ![]() 舂捺钵皇帝的舂猎活动主要是凿冰取鱼和纵鹰鹘捕捉鹅雁。时间是正月上旬至四月。活动地点有四处:鸭子河(今松花江);长舂河(今洮儿河);鱼儿泺(长舂河附近);鸳鸯泺(今河北省张北县)。钩鱼后有“头鱼宴”捕鹅雁要用一种体小力大而凶猛的猎鹰名“海东青”捕鹅后也设庄严隆重的“头鹅宴”相当中原皇帝的亲耕大典。 夏捺钵时间五月末至七月中旬,地点多在吐儿山、黑山。皇帝与南北臣僚议国事兼避暑游猎。黑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西北⽩塔子庙东汗山,吐儿山在其东北。 秋捺钵时间在七月中旬至九月。主要是⼊山 ![]() 冬捺钵时间在十月。主要是皇帝与南北大臣议国事, ![]() 辽朝陵墓 祖陵位于內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及述律后的陵寝埋葬于此。这里有一大巨袋状山⾕,⾕间丛林茂密,泉⽔潺流,四周群山环抱,峰姿秀丽。巅间豁口处,均以石块筑成壁垒,无径可通⾕內,⾕口处有两座巍然耸立的岩峰如巨龙昂首,东西对称,形成天然山门。这就是《辽史》中记载的“黑龙门。”龙门两侧所有建筑遗迹,应是楼橹。由龙门⼊⾕北行约1。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大殿址,地面上残存有琉璃残瓦。从殿的规模格局与祖州城內城正殿大体相仿,应是《辽史》中记载的“太祖天皇帝庙。”山⾕深处有陵墓宝顶(墓葬上部的圆形土丘,帝陵称为宝顶)两处,一个较大,推测是辽太祖陵,另一处较小,也应是陵墓。辽祖陵黑龙门外山坡处现存一石⻳趺。近年,在此附近采集到70余块契丹大字和汉字残碑石,其中契丹大字残碑石30余块。 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 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是一座砖砌墓。主室平面为圆形,有东西耳室,有墓道的多室墓,全长16。4米。墓由墓道、天井、前室、东西耳室及主室六个部分组成。墓道呈阶梯状斜坡式。墓道两侧及墓室、耳室的顶部均有彩⾊绘画。绘画是以契丹传统的写实风格,形象地再现了公主和驸马部分⽇常生活的情景。前室呈长方形,券顶;东西耳室及主室平面呈圆形,穹庐顶。墓室內仿效墓主生前的设施,安有大门槛、门框、门扇及门楣。主室紧贴墙壁有木围墙,⾼至墓的顶部,将木材加工成弧形的方木(共22层),用上等的红松加工制作。主室內壁用木护围墙,是辽代大贵族墓的一个特点。墓室门用条砖层层封闭。天井也用砖封堵,后用石灰浆灌 ![]() ![]() ![]() ![]() ![]() ![]() ![]() ![]() ![]() ![]() 內蒙古兴安盟突泉县西山辽墓 墓群位于突泉县西山村西南3公里。共11座。7号墓是石砌单室小墓。平面正方形,有斜坡墓道,长10米。封土⾼0。5米,底径15米。地表距墓顶4米。四壁用碎石堆砌,至墓顶逐层叠涩,顶部用一块较大的石板庒住。墓底铺松木板,无尸 ![]() 辽代文化 河北省宣化下八里张世卿辽墓东壁壁画。长225、⾼175厘米。舞蹈与吹奏者疵触(fú)头,着长袍,⾼ ![]() ![]() ![]() 內蒙古哲里木盟库伦6号墓门门额壁画。门额上共绘伎乐5人。两侧4人奏乐,中间1人起舞。左1人为舞蹈者,腿下部已残缺。双发髻,揷粑,而形丰润,粉⾊直领中单,外著右衽⻩⾊长衫,肩有花饰。粉 ![]() ![]() |
上一章 蓝衫传说 下一章 ( → ) |
蓝衫传说无错版是大篷车的最新小说,优酷小说网提供蓝衫传说无错版最新章节全文精品阅读,更多精彩尽在优酷小说网,优酷小说网是广大完整无缺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